行情> 正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分析_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环球最资讯

2023-03-21 12:02:59 来源:互联网

1、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  教学目标:

3、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资料图】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6、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7、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8、  重点难点:

9、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10、  教学准备:

11、  课件。

12、  课前先学:

13、  根据老师预习常规要求预习课文;

14、  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阅读。

15、  教学过程:

16、  第一课时

17、  一、谈话揭题

18、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9、  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20、  (1)自读,互读。

21、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2、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3、  (1)我来考考你。

24、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5、  (2)我来说你来猜。

26、  出示词语

27、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28、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29、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30、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1、  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32、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3、  第二课时

34、  一、谈话导入

35、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36、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37、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38、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39、  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40、  (1)做风筝

41、  重点句子

42、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43、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44、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45、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46、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47、  (2)放风筝。

48、  重点句子

49、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50、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51、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52、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53、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54、  (3)找风筝。

55、  重点句子

56、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57、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58、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59、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60、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61、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62、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63、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64、  三、拓展想象

65、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66、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67、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6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69、  四人一小组讨论。

70、  每组选代表发言。

71、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72、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73、  板书设计:

74、  风筝

75、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做风筝 高兴

76、  放风筝 高兴

77、  找风筝 难受

78、  明确目标:

79、  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80、  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学习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疑。

8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82、  解析思路预设过程:

83、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84、  二、精读内容

85、  三、回归整体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86、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87、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88、  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89、  师生同读。

90、  展示朗读。

91、  二、精读内容体会道理

92、  (一)感受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93、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4、  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95、  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96、  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97、  (二)感受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98、  出示:

9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0、  运用学法自学

101、  汇报、质疑。

102、  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3、  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104、  角色朗读。

105、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习之教诲

106、  出示:

107、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08、  依法自主学习。

109、  互相说说意思。

110、  小结内容。

111、  指导朗读。

112、  三、回归整体配乐朗读

113、  师: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习吗?

114、  配乐朗读。

115、  指名诵读。(古筝曲)

116、  全体诵读。(配乐)

117、  师小结

118、  半部《论语》平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119、  板书设计:

120、  古人论学习

12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诚实

122、  (知道) (聪明)

123、  知好乐有兴趣

124、  疑悟善提问

125、  布置作业:

126、  必做:

127、  背诵课文。

128、  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摘录在积累本上。

129、  选做:

130、  写一写学习的收获或体会。

131、  第一课时

132、  教学目的:

13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134、  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135、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36、  教学重点:

137、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138、  教学难点:

139、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140、  教学过程:

141、  一、导入:

142、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143、  二、新课:

144、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45、  初读课文。(自由读)

146、  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47、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148、  具体学习课文。

149、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150、  指名分角色读。

151、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152、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153、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154、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155、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156、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157、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158、  小结。

159、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160、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161、  教学目标:

162、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63、  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16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65、  教学重难点:

166、  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167、  教学过程

168、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169、  (详祥)细蜂(蜜密)脚(印映)究(竞竟)

170、  二、多音字组词

171、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172、  骆驼的特征

173、  老人的根据

174、  左脚有点跛

175、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176、  缺一颗牙齿

177、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178、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179、  是的

180、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181、  不错

182、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183、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184、  一、教学目标

185、  通过品读课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穷但心里却充满阳光。

186、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187、  二、教学重点难点

188、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189、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们快慰,让人释怀。

190、  三、教学方法:

191、导学互动

192、  四、教学用具:

193、课件

194、  五、教学过程:

195、  (一)提纲导学

196、  直接导入

197、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礼物》这一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198、  导学提纲

199、  (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 “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哪些词语写出了老婆婆的“穷”?

200、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201、  (3)、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

202、  自学设疑

203、  (二)合作互动

204、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个人体会,让我们来碰撞思维的火花。

205、  小组交流

206、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并与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207、  展示评价

208、  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小组长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给予及时的评价,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209、  预设一:面对家境如此穷困的"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210、  预设二: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老婆婆虽然穷,但她生活的怎样?请用用几个词语概括。

211、  预设三:这礼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212、  质疑解难

213、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说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解决。

214、  (三)导学归纳

215、  学生归纳

216、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字词句、写作手法、情感体会)

217、  教师指导

218、  老师对同学们整体表现做出点评,提醒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219、  (四)拓展训练

220、  拓展运用

221、  (1)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除了课文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讨论交流。

222、  (2)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

223、  编题自练

224、  同学们,请你们当一回小老师。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编一道试题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学编的题比较好!

225、  学习目标:

226、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227、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228、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29、  教学重难点:

230、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231、  教学过程:

232、  【第一课时】

233、  一、谈话引题。

234、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235、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236、  二、讨论明法。

237、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238、  三、分组交流。

239、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④全班交流。

240、  四、填写“成长卡”。

241、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242、  【第二课时】

243、  学习目标:

244、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245、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246、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247、  教学过程:

248、  一、我的发现

249、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50、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251、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252、  二、读读背背

253、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254、  ②指名试读。

255、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256、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257、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258、  三、课外扩展

259、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260、  【第三课时】

261、  学习目标:

26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63、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6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65、  教学重难点:

266、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67、  教学过程:

268、  一、读读记记

269、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270、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271、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272、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273、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274、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275、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276、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277、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278、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279、  教学要求

280、  1.朗读课文,感受我们充满快乐的美好生活。

281、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82、  3.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283、  重点难点

284、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285、  2.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286、  教学课时:两课时

287、  吹 泡 泡

288、  小时候,我玩儿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①这一开头有什么特点?]

289、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最爱玩儿吹肥皂泡的游戏。

290、  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láng)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yì)破裂(liè)。[句导读:这两句点明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玩儿吹泡泡游戏的原因。][②阴雨时节吹泡泡有什么好处?]

291、  段导读:写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点。

292、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wǎn)里,加点儿水,和[huò]弄和弄,使它溶(róng)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zhàn)上那黏稠(nián chóu)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③上面的文字写出了吹泡泡共分几个步骤?]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293、  段导读:写出了“我们”吹泡泡的过程。

294、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chè)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④肥皂泡美在什么地方?]若(ruò)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líng lóng)的小球,四散(sà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cuì)弱的球儿,会扯(chě)得又长又圆,颤巍巍(chàn wēi wēi)的,光影零乱。 [⑤“玲珑、颤巍巍、光影零乱”等词语写出了什么?]这时,大家都悬(xuán)着心,仰着头,屏(bǐng)住呼吸――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sǎn]裂了,又变成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我们眼睛里。[句导读:“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泡泡飞的神态。] [⑥“屏住呼吸”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大家都赶忙低下头揉(róu)眼睛,揉出了眼泪。

295、  段导读:写出了肥皂泡的神奇、美丽。

296、  那一个个球儿,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出来的。 [⑦为什么强调是“我们自己”吹出来的?]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rùn),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dù)过天河,跟着夕(xī)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diān)……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句导读:泡泡很容易破裂,当然不能飞那么高、那么远。这些都是作者美好的想象,寄托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⑧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297、  段导读:写“我们”喜欢吹肥皂泡。

298、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玩儿吹泡泡游戏的,以及在玩儿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

299、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00、  2.指导学生规范、正确地书写生字。

301、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302、  生字卡片。

303、  一 导入新课

304、  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吹泡泡》就是冰心奶奶写的。我想,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们也一定会喜欢上吹泡泡的。

305、  二 学习生字

306、  1.默读全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307、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08、  3.小组交流。

309、  4.学习生字。

310、  (1)认读生字卡片。

311、  (2)认读多音字。

312、  (3)理解词语的意思。

313、  若:如果。 浮光:表面的光。 清澈:清而透明。 骄傲:自豪。

314、  脆弱:容易折断、咬裂、破碎。

315、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16、  重点指导:“若”,不要写成“苦”。 “夕”,“点”不要出头。

317、  三 朗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318、  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看谁读得流利。

319、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吹泡泡这个游戏的过程。)

320、  1.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本课要求一节课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领读、开火车、摘苹果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汉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21、  2.课文中有些好词,如圆润、玲珑、骄傲等,教师要重点讲解。教师可先讲解字面意思再创设情境,通过表演来让学生理解词语。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还懂得了怎样运用。

322、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吹泡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

323、  2.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324、  3.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25、  课文插图,投影。

326、  一 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327、  1.观察画面。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观察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328、  2.谈话导入。

329、  (1)你玩儿过吹泡泡吗?能说说你是怎样吹泡泡的吗?当时心情怎么样?

330、  (2)《吹泡泡》这篇课文是冰心奶奶写的,课文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也很具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体会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泡泡。

331、  二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32、  1.自由读课文。

333、  (1)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你的体会。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34、  2.请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35、  3.组织讨论。

336、  (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37、  (2)说说为什么喜欢。

338、  (3)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39、  4.理解句子。

340、  它们轻轻地飞起,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341、  ①“圆润”是什么意思?(饱满而润泽。)

342、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四个“那么”。

343、  ③练习用“那么……那么……那么……那么……”说话。(五彩池的水五光十色,那么清澈,那么鲜艳,那么美丽,那么神奇。)

344、  5.学习第三自然段。

345、  (1)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346、  (2)请学生分句读这段话,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

347、  (3)请你用上“先……然后……再……”说说吹泡泡的过程。

348、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349、  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情感

350、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51、  2.说说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儿吹肥皂泡。(因为肥皂水是冰心奶奶自己制作的,看着美丽的泡泡飞上天空,她心里充满快乐,所以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儿吹肥皂泡。)

352、  3.练习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53、  1.在教学时,教师可先安排吹泡泡这个活动。课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肥皂块、杯子、吸管等工具。上课时安排15分钟时间让学生玩儿吹泡泡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354、  2.教师在学生吹泡泡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体会泡泡的美丽神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再把自己玩儿的经过说一说,写一写。

355、  3.整节课下来,学生在玩儿当中得到了乐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观察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这篇文章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356、  1.看拼音,写词语。

357、  yóu xì(游戏) xī yáng(夕阳) róng yì(容易) fēi yuè(飞越) fú guāng(浮光) jiāo ào(骄傲)

358、  2.比一比,再组词。

359、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360、  骄傲―(虚心) 脆弱―(坚强)

361、  潮湿―(干燥) 分散―(集中)

362、  容易―(困难) 美丽―(丑陋)

363、  4.你尝试过用不同形状的细管吹泡泡吗?用不同形状的细管吹泡泡,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吗?

364、  提示: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管,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365、  一 冰心简介

366、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和自然美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1918年入北平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这种诗体被人们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的成就更高。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67、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368、  二 冰心语录

369、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370、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371、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372、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373、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374、  教学目标:

375、  知识目标:会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76、  能力目标:背诵课文。

377、  情感目标:有观察了解大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78、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379、  第一课时

380、  一、激趣导入。

381、  二、释疑探究。

382、  1.感知。

383、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84、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85、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386、  2.识字。

387、  (1)自己练读生子。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388、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89、  (读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

390、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391、  3.赏读。

392、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393、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94、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395、  三、写字。

396、  1.出示要写的字:

397、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398、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99、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400、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401、  第二课时

402、  一、导入。

403、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

404、  你选择第几好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405、  二、诵读。

406、  1.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407、  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408、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09、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410、  三、演读。

411、  1.老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412、  2.学生自由练背。

413、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

414、  四、讨论。

415、  1.课文里提了多少“为什么”?

416、  2.“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猜出了些什么?

417、  五、拓展探究。

418、  你能回答课文中的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

419、  六、写字。

420、  1.出示要写的字。

421、  2.自由练写,小组评议。

422、  3.老师小结,指导重点。

423、  板书设计:

424、  为什么

425、  为什么 不知道

426、  弄明白 想知道

427、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7课的其中一首古诗。古诗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428、  【学情分析】

429、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不少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学生如能仔细阅读,层层深入地品读,便能得到美德熏陶和感染。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古诗,但对于古诗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学时对于生涩难懂的词语通过课后注释、字的演变帮助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平台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430、  【教学目标】

431、  多形式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古诗的韵律。

432、  学习借助古诗注释,联系插图,抓住重点词等方法领悟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画面。

433、  展开想象,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风光的赞美。

434、  【教学重难点】

435、  学会领悟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436、  理解本诗中绝妙的比喻手法。

437、  【教学准备】

438、  多媒体课件

439、  【教学过程】

440、  一、对联导入理解课题

441、  出示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442、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443、  学生朗读,指导朗读

444、  (1)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你们猜,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西湖)

445、  (2)明朝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明月)

446、  (3)是啊,西湖又成了他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他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他眼中的西湖就像——(一幅画)

447、  (4)几千年来,人们用自己心中的笔描绘着西湖。而在九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苏轼的`诗人,他对西湖更是醉心。你听说过苏轼吗?

448、  你知道这写在哪里的对联吗?(西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湖看苏轼笔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449、  板书课题。齐读,理解课题。指导书写“初”,讲解甲骨文的初。学生练习写。

450、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当属——西湖(板书西湖),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西湖的美景吧!(播放西湖图片)(1)看到孩子们刚刚欣赏的表情就知道,你们一定被西湖的美景给吸引住了,是呀,西湖真是美如画,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请跟我一起读

451、  (2)作者是苏轼,你们了解他吗?谁来说说你对苏轼的了解?

452、  (3)苏轼也是一位会吃的诗人,是一位美食家,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二年级曾经学过一首苏轼的诗——《赠刘景文》,苏轼的一生写了上千首诗,他在杭州做通判时写下了这首诗,来,你们再读读课题,注意停顿!

453、  (4)注意这个字—“晴”,后鼻韵,题目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来猜一猜?

454、  (5)你知道先是有太阳,然后下雨,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55、  一个“初”一个“后”,你明白了天气是先晴后雨(板书:晴、雨)这位同学说道的是作者在吃东西,是不是在吃东西呢?“饮”是饮酒,一个人喝酒未免有些寂寞,叫上几个朋友岂不更好?他们在哪儿喝酒呢?把刚刚说到的连起来说,诗题就可以这样来理解:诗人和朋友在西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先晴后雨的景色。

456、  二、反复朗诵,感受韵律

457、  自读古诗

458、  师:读懂诗题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和诗人一起去游湖赏诗吧,请孩子们翻开书本第85页,自由把诗句放声读一读,要求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自由读诗歌

459、  指名读

460、  朗朗的读书声在我听来是种享受,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很勇敢,注意读“潋滟”,你再读。注意“妆”,翘舌音,再读诗句,好诗读不够,一起读读吧!

461、  划分节奏读

462、  (1)其实,古诗像歌曲一样也有自己的节奏,古人读诗也讲究停顿,这首诗怎么读会更有味道呢?自己试着读一读,读给同桌听。(出示节奏划分)

463、  (2)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把小手动起来,像老师这样(做示范)打着拍子读.我听出来节奏感.

464、  读出平仄来

465、  诗歌除了可以按节奏读,还可以按平仄声读,想听老师读吗?(点击配乐《出水莲》读)像我刚刚这样读,是按照古人的基本读法,分为平仄。标红色的字是一二声即平声,可以稍微拉长一点,蓝色的字是仄声,读得稍微短促一点。一起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学生齐读)

466、  三、品析诗句,描绘画面

467、  (一)讨论理解诗句

468、  听你们朗读真是种享受,但我们还要走进诗的世界,去理解诗的内容,欣赏诗的意境。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本学期每首古诗的下面都有—注释,通过注释来理解古诗是个好方法,相信你还有更多的好办法,接下来请孩子试着和同桌一起合作,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吧!生理解古诗大意,和同桌交流

469、  学生汇报:看你们学习得这么认真,我真想知道你们理解到了些什么?孩子们想想,在这首诗里,哪些句子写了西湖“先晴后雨”的美丽景色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真会读诗,作者写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又主要是通过哪两种景物来写的呢?

470、  (二)品读2句

471、  都说“诗中有画”,这诗里藏着怎样的图画呢?一起去看看(出示晴雨西湖的图片)我看到了你们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样的画面吗?全是雾就看不太清楚了,若隐若现。多美的句子呀,第一幅图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你能用诗中的词语来形容吗?第二幅图:山色空蒙想到了诗中哪一个词?

472、  说得真棒,就是“山色空蒙”,诗人觉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好、奇)是呀,晴天的西湖多好,好在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灵动可爱,晴天的西湖还会好在什么地方?

473、  孩子们描绘的这些美景都被诗人融入进了一句诗里——水光潋滟晴方好面对这样的景色,你们心情怎样?谁想来读读这美好的晴天?

474、  我的心都跟着亮起来了。感觉天气都跟着明媚起来了,一起读读这晴天的西湖吧(生齐读)晴天的西湖,诗人是道不尽的好,雨天的西湖诗人却是说不尽的奇,奇在哪里?(出示视频,生描绘)

475、  白茫茫的就像—“仙境”,如此奇妙,谁来读读这雨中西湖?这夏天的雨渐渐地小了这下是蒙蒙细雨了

476、  这雨中西湖,你们忍心去打扰它吗?(不——)读到这里,我们稍微读得轻些,那我们就别打扰到西湖,一起再来感受这雨中西湖吧!(生齐读?)

477、  (三)赏晴雨西湖

478、  西湖真会打扮自己,刚刚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会儿却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男生们,当晴空万里,你漫步在西湖边会这样吟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479、  女生们,当西湖在雨幕笼罩下,你乘着画舫畅游西湖,会这样吟到——山色空蒙雨亦奇

480、  这两种感觉都很妙——(生齐读)

481、  (四)赏绝妙的比喻

482、  面对美好神奇的景色,诗人陶醉其中,由衷地赞美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83、  他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484、  西子是谁呀?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是西子?我不明白,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485、  四大美女有那么多,为什么诗人不把西湖比作是其他的美女,比如杨玉环、貂蝉呢?

486、  他们都有共同的字,说不定你猜对了诗人的想法是比得上还是比不上?(比得上)那我们再读这两句,试试诗句中去寻找答案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87、  你还发现什么了吗?“淡妆浓抹总相宜”说的是谁?——西子当西子穿上素雅的衣裳,作上淡淡的装扮,她真美,当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作上浓浓的装扮,她也很美,她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淡妆还是浓妆都是那么得美,刚刚我们说到,晴天的西湖好呀,雨天的西湖也奇呀,晴天雨天都是那么的美,晴天雨天——总相宜(板书)

488、  是呀,西湖也被大自然赋予了绝世的美貌,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难道西湖只有晴天、雨天才美吗?(不,还有白天和夜晚,还有……)

489、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去看看都有谁在为西湖梳妆?(播放课件,教师随着音乐中讲述)预设:

490、  师:如果说,晴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雨天为西湖画淡妆。

491、  师:西湖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夏天为西湖画浓妆;那么——生冬天为西湖画淡抹。

492、  师:西湖还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花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树为西湖化淡妆。

493、  师:西湖依然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师:如果说,月亮为西湖化淡妆,那么——生太阳为西湖化浓妆。

494、  所以说,西湖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美,在诗人眼里,它都——美,美得就像——西子,难怪诗人吟到(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

495、  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因为这绝妙的比喻,西湖又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名字,叫做—西子湖

496、  苏轼如此热爱西湖,还因为他曾两次在杭州做官,为当地人民疏浚西湖,筑堤防洪,做了许多好事,西湖变得更加美丽。他把杭州看作是第二故乡,他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就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诞生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497、  四、诵读延伸,升华感情

498、  你读得可真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读,行吗?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师生合作读)

499、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叫做“我说你猜”,我来说诗句的意思,你来猜猜是诗中哪一句?(师说意思,学生一起猜),我想一对一地玩,你来(师说意思,请生说诗句)想来考考我吗?(请生说,老师猜)

500、  诗歌除了可以读,还可以唱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孩子们先轻轻帮老师打着拍子,我先唱一遍,你们在接着唱好吗?(师示范唱,生学唱)

501、  孩子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呀,你们可以课后去试试用自己喜欢的旋律来和着唱一唱

502、  苏轼像我们一样,就这么看着,从早到晚,从日出到黄昏,从春到冬,在杭州的这三年里,他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游玩西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他很想为西湖做点什么,来,一同看看(出示拓展资料: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其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了西湖,并筑堤防洪,这条修筑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503、  (朗读拓展资料)看到这,你有什么想对苏轼说的吗?

504、  你真会思考!当年有很多渔民喜欢在西湖里打渔、挖莲藕,破坏了生态,于是苏轼就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建造了“三潭印月”,既防止有人破坏生态,又美化西湖。同学们,苏轼对西湖是日久生情啊,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西湖、想着西湖。看,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就这样诞生了!(全班配乐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505、  五、设置情境回味西湖

506、  出示西湖对联图,师用诗意的语言描述

507、  将来某一天,你来到西湖,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漫步来到西湖天下厅抬头望见这副对联不觉吟诵到(生读对联)。抬头望见西湖雨天景象不觉吟诵到(生诵读古诗)。

508、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下课。

509、  教学目标

510、  认读7个字。

511、  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512、  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513、  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514、  教学重难点

515、  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516、  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517、  教学准备

518、  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519、  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520、  学生准备

521、  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522、  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523、  教学过程

524、  一、课题导入。

525、  二、自学生字、新词。

526、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527、  三、学习交流。

528、  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529、  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530、  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531、  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32、  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533、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534、  四、分角色朗读。

535、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536、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537、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538、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539、  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540、  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541、  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42、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543、  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544、  七、作业:

545、  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54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47、  完成写话。

548、  教学反思

549、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550、  【教学目标】

551、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552、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553、  【教学重点】

554、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555、  【教学难点】

556、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557、  【教学课时】

558、  1课时

559、  【教学过程】

560、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561、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562、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_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563、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564、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565、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566、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567、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568、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569、  (3)先总写后分写。

570、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571、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572、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573、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574、  1.(课件出示3)

575、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576、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77、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578、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579、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580、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581、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582、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583、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584、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585、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586、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587、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588、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589、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590、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591、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592、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593、  教学目标:

594、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595、  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596、  读背十二生肖。

597、  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598、  教学重点:

599、  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600、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601、  教学难点:

602、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603、  教法学法:

604、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605、  教学准备:

606、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607、  教学过程:

608、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609、  一、激情导入。

610、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611、  2、生自由简单汇报。

612、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613、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14、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615、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616、  2、汇报交流。

617、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618、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619、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620、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621、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622、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623、  四、习作

624、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625、  指名自由交流。

626、  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627、  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628、  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629、  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30、  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631、  五、我的发现

632、  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633、  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634、  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635、  再读词语。

636、  六、作业设计

637、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638、  教学目标:

639、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恶”。

640、  能力目标:

641、  1.理解“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4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43、  情感目标:

644、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645、  教学重点:

646、  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647、  教学难点:

648、  是感受并理解热那亚少年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49、  教具准备:

650、  易错生字,新词卡片;

651、  课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褴褛”及“大义凛然时”的图片;

652、  课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

653、  课件三: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

654、  教学过程:

655、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略)

656、  一、复习巩固易错字。

657、  1.出示卡片:“卖”和“买”,齐读后区分字音和字形。

658、  2.出示“可恶”和“凶恶”,齐读后指名区分音和义的不同。

659、  3.出示“侮辱”,巩固正确读音。

660、  点评: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加强字词的巩固,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易错易混字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61、  二、齐读课题,激发情趣。

662、  1.谈话: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书)

663、  2.齐读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664、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665、  1.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666、  2.自由谈感受: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再进行归类。)

667、  3.教师板书:同情敬佩

668、  点评:把邀请同学,分配读书任务和板书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谈感受使学生免去举手等待的约束,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也可培养学生的谦让合作意识。

669、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

670、  5.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

671、  点评:让学生在读,思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向谁提出都可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用字典,问同桌或下座位问自认为有能力解决的同学)。尝试提问,解答和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分层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72、  6.再次质疑,老师板书学生问题。

673、  (1)少年那么需要钱,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

674、  (2)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他却用钱砸那些人,是不是没有礼貌?

675、  四、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悲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676、  1.导入,引发思考: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这个少年需要钱。

677、  2.投影:少年()需要钱。问:他不仅需要,而且是怎样的需要?

678、  (极为)(特别)(万分)。

679、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

680、  4.指名读自己所画出的语句,谈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681、  点评: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读中。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在学生读句或谈体会时(不固定顺序,学生随意说和读)适时引导学生重点从少年的遭遇、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态度等三方面使学生感受其贫困和无助。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理解少年对金钱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82、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

683、  (1)课件出示“衣衫褴褛”的少年形象,理解词义。激发情感。

684、  问: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685、  (2)课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686、  问: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真可怜!真不容易!)读出你的心情。

687、  (3)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学生自由练习读出感受,学生评议,老师点击重点词语(打,骂,欺

688、  负,重活,实在,终于,搭)使其变色。指导学生朗读。

689、  (4)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请你们仔细读读这几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690、  (学生提问时,或引发思考时点击“低声”,“捡”,“躺”,“拉”等使其变色)

691、  引导学生结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声”,“捡”,“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顾不得了,他太需要钱了)

692、  (6)板书:扔

693、  愿意读读吗?

694、  (7)小结: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惨遭遇,太可怜了!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

695、  (8)板书:钱

696、  (9)有了钱就可以怎样?

697、  五、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的内心,读出感受。

698、  1.导入:少年如此需要钱,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

699、  2.板书:扔

700、  3.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浏览课文,读出找到的语句(最后一句)

701、  4.课件出示:虽然(),但是(),所以()。

702、  5.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尽管——可是——因此——。)

703、  [点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可训练点适时适度地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704、  6.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

705、  7.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

706、  点评:自愿组成合作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给学生设立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时机和舞台,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07、  8.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708、  点评:引发争论,促进思维,尊重个性。教师不统一认识,只要学生说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许保持个性差异。

709、  再塑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

710、  课件出示几种图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711、  总结升华: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712、  引导学生看黑板词语作诗、写几句话、分角色朗读等。(可以自愿组合,也可独自完成)

713、  点评:再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使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在合作意识的增强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情感的积累与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发展。

714、  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715、  教学要求:

716、  知识与技能:

717、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718、  过程与方法:

719、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720、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721、  (3)在背诵中积累。

722、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7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724、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725、  重难点、关键:

726、  进行口语交际。

727、  完成习作。

728、  背诵古诗。

729、  课时安排:

730、  3课时

731、  教学设计:

732、  第一课时

733、  教学目标:

734、  进行口语交际。

735、  教学过程:

736、  一、导入

737、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738、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739、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740、  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741、  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742、  交流有什么感受。

743、  讲讲今后的打算。

744、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745、  生讲,师略记条理。

746、  予以讲解、梳理。

747、  五、评比。

748、  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749、  评比谁讲得好。

750、  六、作业:

751、  回家讲给妈妈听。

752、  第二课时

753、  教学目标:

754、  完成习作。

755、  教具准备:

756、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757、  教学过程:

758、  一、激情导入

759、  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760、  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761、  二、引导写作

762、  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763、  老师点评。

764、  三、写作

765、  第三课时

766、  教学目标:

767、  掌握多音字。

768、  背诵古诗。

769、  从生字中学生字

770、  教具准备:

771、  课件

772、  教学过程:

773、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774、  二、古诗

775、  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776、  师范读,学生跟读

777、  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778、  三、学习新生字。

779、  四、作业:

780、  背诵古诗

781、  《读海》

782、  教学要点:

783、  学习紧扣标题和关键语句辨析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

784、  品味移情拟人的写法和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785、  认识率真自然就是美的道理,提高审美趣味。

786、  教学时间:

787、  二教时

788、  第一教时

789、  教学内容:

790、  学习紧扣标题和关键语句辨析作者思路。

791、  把握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

792、  品味映衬的写法。

793、  教学程序:

794、  一、教者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紧扣标题,圈画出表明作者对海的认识的语句,探寻作者认识变化的轨迹。

795、  “读海”就是由不知海到知海,由不懂海到懂海的过程。

796、  不知海知海不懂海懂海

797、  文章共七个部分,能表明作者认识变化的关键句子有:

798、  (一)“海蓝得透明……不能玷污的。”

799、  (二)“两三步之外就是海”

800、  (三)“海在风的蛊惑下,……礁石”“海的无情”“骄奢恣狂的大海”

801、  (四)“那浪花是大海生命的精华”“狂热的爱”

802、  (五)“大海对礁石矢志不渝的的爱”

803、  (六)“海真大,大得我在身在其旁而又够不着”

804、  (七)“海浪退下去了,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泪水”

805、  第一、二、三部分

806、  温软娇嫩

807、  平平展展

808、  很近

809、  可以走到那边去

810、  无情

811、  第四、五、六、七部分

812、  豪放坚韧

813、  波浪滔天

814、  很远

815、  大得我在身在其旁而又够不着

816、  有情(狂热的爱)

817、  二、师生讨论,理清文章的层次:

818、  第一层(第一、二、三部分)对海浅层次的印象:海是温软娇嫩的,是可以过去的,是骄奢恣狂而又无情的。

819、  第二层(第四、五、六、七部分)写对海的深层次的认识:海是豪放坚韧、率真自然的是阔大的、有情的,渴望得到理解的。

820、  文章前后两层,写出了作者对大海两种截然相反的印象,而大海之所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因为大海率真自然。大海不因为人们的误解而改变率真自然的品格,同时也在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821、  所以,作者在读懂后留下了泪水,这说明作者对大海的率真自然之美是持肯定、歌颂、赞美态度的。

822、  三、师生共同赏析,品味文章“映衬”的手法。

823、  本文的映衬就是“以物衬物”

824、  文题为“读海”,作者却花了很多笔墨写礁石,是不是离题呢?不,相反,这正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运用“映衬”的手法,以礁石来映衬大海。

825、  第三部分写礁石是为了反衬大海的无情与骄奢恣狂;

826、  第四部分写礁石是为了渲染大海的豪放坚韧;

827、  第五部分写礁石是为了衬托大海哦的率真自然(看上去,作者是在赞美礁石,而大海对率真自然的礁石“爱个不停”的举动分明在昭示着大海自身的率真自然)。

828、  四、作业:

829、  阅读课文,品味课文“移情拟人”的`手法和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

830、  第二教时

831、  教学内容:

832、  品味移情拟人的写法

833、  体会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

834、  教学程序:

835、  一、师生共同赏析课文,品味文章“移情拟人”的写法

836、  本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应归功于作者成功运用了移情的手法。作者善于运用那些适合于表现人的动作、感情、思想、品质的次要于来描写大海、礁石,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使其具有人的灵性,进入物我契合的状态。正如金圣叹所说的那种境界:“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既使描写对象生动干扰,也使作者的情思表现得更加浓烈。例如:

837、  “那浪花是大海的生命的精华,洁白、晶莹、美丽、灿烂,热情澎湃地扑向礁石,伸进礁石每一条皱纹”

838、  “海水狂热的爱,在礁石上,被碰得粉碎”

839、  “浪花很快又积聚起新的力量,向礁石进行又一次爱的冲击”

840、  这些语句就赋予了大海以人的感情,形象地表现了还的豪放坚韧。

841、  又如:

842、  作者在第七部分,以呼告句式与海对话,人海相知,物我相合,是写海更是写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大海率真自然之美的理解与热爱。

843、  二、体会文章准确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

844、  (一)作者谴词用字十分准确贴切。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都能恰切地表情达意。

845、  我驱车乘兴而行

846、  “驱”字与“乘兴”相呼应,表现出作者看海之后的兴奋与一心想尽快赶到海边去的急切。

847、  那浪花是大海的生命的精华,洁白、晶莹、美丽、灿烂,热情澎湃地扑向礁石,伸进礁石每一条皱纹

848、  一个“扑”字传神地写出了大海对礁石的爱的狂热。

849、  海水狂热的爱,在礁石上,被碰得粉碎

850、  这个碰字不仅表现了动作,更传达出水石相击的澎湃声势,比“撞”、“摔”更响亮,更有表现力。

851、  海蓝得透明、蓝得温暖、蓝得柔软。

852、  透明、温暖、柔软分别从亮度、温度、硬度三个方面形容大海的蓝,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形象地表现作者对海的初始印象。

853、  于是我顿生一种自得的兴致

854、  “自得”一词语准确地道出了作者自鸣得意、洋洋自得的心态。

855、  (二)作者善于调遣描绘色彩的词语。

856、  例如:

857、  “碧绿的波峰驮起白色的浪花扑向这边的礁石”

858、  “浪花像撕碎了的白色的花瓣,撒落在海里,融入碧波……大海温厚白洁的手指,插进礁石褐色的指缝”

859、  “一圈圈白浪扑到礁石的脚下,热吻着礁石黑亮的脚趾”

860、  “我拣起一块石头,竟也鸡蛋糕似的金黄且夹心”

861、  “海滩的浅水下,是各种石头。红的、绿的、白的、花的、条纹的,说不出是什么颜色的颜色”

862、  这些词语的运用,使人读来如见其色。

863、  作业:

864、  课后练习四

865、  语文同步练习

866、  一.教学目标

867、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三个多音字。会写“旅”等16个字,会写“旅行”等19个词语。

868、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相应的语气。

869、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870、  ”的词句,体会到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871、  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872、  二、教学重难点

873、  正确认读生字,书写词语。

874、  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关键句子,借助提示语读好。

875、  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讲故事。

876、  三、教学过程

877、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878、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篇童话故事,感受一场特殊的旅行。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879、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880、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画出故事中,红头在牛肚子旅行路线的有关词语或句子。

881、  认读生词。

882、  出示第一组生词:咱们

883、  偷偷

884、  牙齿

885、  悲哀

886、  眼泪

887、  贮藏

888、  喷嚏

889、  笑眯眯

890、  。(强调平翘舌音的词语:咱们

891、  牙齿

892、  贮藏)

893、  出示第二组生词:答理

894、  回应

895、  一骨碌

896、  细嚼慢咽

897、  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是呀这些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它们另外的读音吗?

898、  指导书写:“细嚼慢咽”的“嚼”字。讲解书写要领,强调笔画比较多的"字写时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书空笔顺,出示书写口诀: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紧有力量。中间部分扁又长,下半部分要紧靠。伸出手跟老师一块写。

899、  4.寻找路线图,感知文章内容。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画出哪些词或句子(教师巡视并板画牛)指生回答,教师板书:

900、  嘴——

901、  第一个胃——第二个胃

902、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关联词语比如:先然后

903、  接着最后

904、  。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905、  (介绍反刍,牛一共有四个胃,当他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第二个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将食物送到第三个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进行咀嚼,牛这种进食的现象就叫反刍)。孩子们借助路线图我们就可以把故事讲清楚。(板贴:路线图)

906、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907、  1.故事中的红头最后出来了吗?谁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头救了他)

908、  2.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909、  预设1

910、  捉迷藏预设2

911、  红头拼命叫起来(1)我们先来看红头怎样叫,出示句子。指生读此时红头的心情怎样?(板书:着急或害怕)

912、  请你读出你的害怕,着急(2)此时青头是怎样表现的?指生读句子孩子此时你又是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板书:着急)请你读出你的着急和担心。

913、  小结:孩子们看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动作心情的词语我们叫它提示语(板贴:提示语)

914、  在朗读时关注他们就能更好地读出人物语气。(3)红头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读。如果让你加上提示语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叫?请你读出你的感受。(4)听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头是怎样做的?出示11段自读,找出青头的心情动作的提示语圈出来。青头心情怎样?(吃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加上这些动作(点红动词)来读这句话。

915、  总结:孩子们,刚才我们借助这些提示语,体会着人物心情,就读好了课文,接下来也请你用这种方法,自学12-16段,并画出表示红头和青头心情、动作的词语,借助提示语读好课文。(1)孩子们通过你的朗读你体会到了红头怎样的心情?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板书:悲哀)出示:“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牛肚子里,红头似乎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师引读:是呀牛咀嚼的声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红头的身体被黏糊糊的东西包裹着,都快喘不上来气了,所以它哭着说——,它悲哀的说——(3)此时红头不仅悲哀还感受到——(板书:绝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绝望,如果你是青头你会怎样想?(5)孩子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红头经历的是一次怎样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读再体会刺激的旅行。

916、  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所以当红头它牛肚子里出来再次见到自己的朋友时高兴的流下眼泪(板书:高兴)出示句子: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917、  孩子们如果你是红头,除了感谢,你还会对好朋友说些什么?请你写在研学单上。

918、  (四)学以致用,拓展阅读。

919、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路线图,加上提示语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你能不能借助思维导图把故情头救助后头的过程讲清楚,自己先来试一试。指名讲。

920、  2推荐你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感受童话的魅力。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做成思维导图,然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 资讯
  • 业界
  • 行情